“当、当、当……”跟着脸盆响亮的敲击声响起,一群芦花鸡力争上游来抢食。“俺家这些鸡可听话了,闻声敲盆就集合到一同。”井陉县洞阳坡村妇女刁银群一边洒着玉米粒,一边开顽笑道。
“养鸡比进来搞副业一点儿也不赖。养百八十只,一年便能支出一万多元。”刁银群给记者算起养鸡的账去,“镌汰下来的蛋鸡,每只还能卖到百十去块钱。俺们这儿的鸡都是散养的,日间吃些虫虫草草,日夕喂一些玉米粒,不管市场上鸡蛋价钱怎样颠簸,俺这儿的鸡蛋都是只降不降。”刁银群自大天道。
前年刁银群买返来50多只芦花鸡,正在自家房前屋后搞起了散养,次年光卖鸡蛋便支出了6000多元。村两委顺水推舟,发动村民背刁银群进修,并主动和县扶贫、农牧部门联络资金取技术指导,派专人到外埠为大众购置优秀种鸡。如今全村95%以上的农户养起了柴鸡,柴鸡养殖数目已达5000余只,仅此一项就能使全村人均增收2500多元。
如今村里的鸡蛋重要靠收买商上门收买,和供给给四周的苍岩山景区,下一步村里还要牵头建立柴鸡养殖协会,同一注册商标和设想包装,并对养殖户执行同一供雏、同一技术指导。同时,还要经由过程设立专卖点、和省会大超市对接等体式格局,拓宽贩卖渠道,真正把乌鸡做成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。